The Frozen Ground  

 

 

 

 

 

 

 

  「The hunt for Alaska's most prolific serial killer.」

    

  這部片呢,要先以一句話作註解的話,就是有「凍地」,但沒「驚天」。

 

 

電影相關介紹

 

導演 & 編劇 Scott Walker

  一個全新的編劇,沒有相關資料流出也沒有任何導演介紹,來歷不明甚至也不知道他生日幾號,Scott Walker這個名字在美國非常常見,例如1943年生被稱為60年代的流行歌手代表史考特沃克,還有前些日子仍然活躍於美國政壇的共和黨議員史考特沃克等人。

MV5BMTk3MzI0MjMwMV5BMl5BanBnXkFtZTgwNzAzNTIxMDE@._V1_SY317_CR135,0,214,317_  

  但這名導演的實力不是很出色,無謂的晃動鏡頭和單調無味的拍攝手法等等都沒辦法讓真實事件改編的此案件讓觀眾看得入迷,反而有很多觀眾看到入眠了,日後即便他有新作品推出我想也不會讓人多做期待。只不過有一些小道消息指出,他很可能就是這部電影中所講述的案件中的被害者家屬後代,就像是《找回心方向》(Beautiful Boy)的導演古蕭一樣,從一個編舞家跨行到電影導演目的只是為了讓眾人了解那件事情的多重角度。

  一切全憑想像囉!

 

演員

 

Nicolas Cage

  凱吉爺爺好久好久不見了,上一次是年初的《古魯家族》(The Croods)只聞聲音不見人,再上一次則是去年我個人滿喜歡的《盜數計時》(Stolen)

  尼可拉斯凱吉生於1964年的加州長灘,綽號是Nick。曾經短暫地在比佛利高中讀過戲劇,但他在高二那年休學,並且加入了《開放的美國學府》(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當過一個龍套腳色,這個腳色讓他暫時有薪水可應付生活費,可是他大部分的戲份都被剪掉了。於是他之後進到某間劇場當中當一個爆米花小弟,他認為持續在劇場裡工作有助於他踏入電影圈的路途。持續一段時間後終於在1983年獲得他的叔叔法蘭西斯的電影《鬥魚》(Rumble Fish)選角會甄選,順利在當中軋得一腳,獲得了在大螢幕上亮相的機會。

  同年,他透過叔叔法蘭西斯的幫助後順利獲得男主角片約,《青春熱舞》(Valley Girl)一片讓他正式踏上影星之路。

  但回過頭重新再看一次,會發現《鬥魚》的導演法蘭西斯其實叫做Francis Ford Coppola,既然是他的叔叔那代表應該是他父親的兄弟才對,怎麼會跟凱吉不同姓呢?其實尼可拉斯凱吉的原名應該是Nicolas Kim Coppola才對,他在踏入演藝圈後為了獲得更好的聲譽而從母姓,單純覺得Cage這個名字好記又特殊且好聽而已。

  推薦作品有與約翰屈伏塔的《變臉》(Face/Off)、與梅莉史翠普的《蘭花賊》(Adaptation.)、雖然破綻累累卻深得我心的《國家寶藏》(National Treasure)系列、與伊森霍克打對台並和「30秒上火星樂團」的主唱傑瑞德勒托合演的《軍火之王》(Lord of War)

 

John Cusac

  約翰庫薩克在台灣上映的上一部電影《數字戰》(The Number Station)不幸票房慘跌,即便他本人甚至親自到台灣宣傳卻依然無事於補。而他對我來說就像是麥特戴蒙與馬克華伯格兩人的關係一樣,他與凱吉爺爺兩個人的臉也是我小時候常常搞錯的組合,即使攤開他們的出道歷程來看也是頗相似的。

  生於1966年的伊利諾州伊凡斯頓,幾乎整個大家族都和演藝事業有關,除了媽媽是數學老師以外,爸爸Dick也是一名演員,可是他的出道並不順利,於是反過來幫助兒子在演藝圈發展,甚至還和他一起在《失戀排行榜》(High Fidelity)中合演,其他像是他的堂表兄妹Joan、Ann、Bill等人都是從事有關戲劇類的商業活動,所以真正說起來,只有約翰一個人才是真正的演員。

  約翰庫薩克在小學時就跟著他的兄弟姊妹一起到芝加哥有名的劇院Piven Theatre裡工作,早在他十二歲時他就有許許多多的舞台作品和商業廣告的演出,和凱吉爺爺一樣於1983年時獲得第一部電影的機會,是和當年非常有名的勞伯洛威、安德魯麥卡錫等人合演的《Class》,之後也和凱吉爺爺一樣於隔年獲得更大的機會,於《少女十五十六時》(Sixteen Candles)中飾演了一個不錯的配角,也讓他暫時以當代「年輕YA片的代表人物」為腳色設定開始步上正軌。

  但他在本片中的戲份其實也還好而已,所以我們就暫時介紹到這裡就好,以後如果我閒來無事在補上幾個人物的傳記簡介,這樣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用每次寫影評都得重打了。

  推薦作品有《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失戀排行榜》《1408》《2012》

 

Vanessa Hudgens

  凡妮莎哈金斯已經在前幾個禮拜的《放浪青春》(Spring Breakers)中有介紹過,甚至還又分享過一些他曾為少女偶像歌手時的作品,有興趣的人請脫光厚重外衣換上比基尼到:

  《放浪青春 Spring Breakers》(2012)|美 

  在最近凡妮莎所接的片約中可以看見他急欲改變曾經的形象,並且努力想拓展星途的打算,在《放浪青春》中大放騷樣後又在本片中大尺度演出,甚至演一名妓女在開放程度上更勝《放浪青春》,可是他私生活的控管又不像琳賽蘿涵和小甜甜布蘭妮,於是更讓片商們對他抱有正面的評價,也讓影迷們越來越能夠接受他的露臉,不像麥莉一樣人見人怨。

 

 

無雷影評

  這是一部傳薪描述80年代阿拉斯加一名連續強暴殺人犯的故事,電影在製作過程更是直接請到片中女主角、同時也是整個連環案件中的生還者辛蒂珀森來監督整個拍攝過程,並藉由她的口述拍攝出她所記得的最清楚的案件過程,但另兩名主角警官傑克和犯人羅柏翰森兩人一個年老退休一個無期徒刑,單就一個人的見解加上菜鳥導演的拍攝功力,整部電影拍下來差點沒讓人睡著,即便電影看完後有許許多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卻不見電影該具備的基本娛樂性,就連一般警察抓小偷的懸疑驚悚也不夠及格,完全就是看一個小女孩耍白目搞的案件拖延又拖延,明明可以一次解決的簡單案子卻拖到差點成為懸案。

  單以電影拍攝技術來說的話根本沒什麼好稱讚的,無謂的晃動鏡頭和單調的分鏡手法徹底讓本片毫無魅力,更別提讓觀眾們買票進場了。但是收尾時的爭吵、即將破案的緊張感、保護證人、犯人與警察的爭辯等等又具有不錯的張力,也算是在最後關頭懸崖勒馬,救回了整部電影的一條小命。

  

  但以電影內容來討論的話,則可以聊解到一些議題。

  首先就是當年阿拉斯加州政府不成文規定下允許的妓女行業,在沒有強行緝拿而無視娼妓行業的猖獗,這將會衍生出許多問題,問題一正是女主角的生世,讓她在走投無路時無法以正當管道獲得保護和出路,反而輕易地被地下文化吸收還在未成年時就已被無數男性玩弄,更也因此直接摧毀一名少女的美好青春,更不用提她的未來會有多麼美好,假如她沒有遇到那名警官的話。

  又另一個問題點在於連續強姦殺人犯翰森,翰森的目標其實並不難理解,全都是將自己的身體當作賤價出賣的少女,例如收兩百元幫人口交、願意當清涼照模特兒、酒店裸舞的毒癮女、路上搭訕陌生人的妓女等等,當他強暴一個人而沒殺死對方時,警方反而沒辦法辦他,因為他總是說那一句:「我強暴了妓女可是有付他錢,有怎樣嗎?」是啊,有怎樣嗎?政府既然都承認妓女的存在了,那幹了妓女後有付錢的話還會犯法嗎?沒犯法啊!於是他開始習慣拿妓女們當成他「獵物」的範疇,家中掛滿滿的動物標本和狩獵戰利品再再表現出他的野性,而猖獗的地下色情文化則又助長了他的野性,進而將他的狩獵範圍拓展至人類。

  假如阿拉斯加嚴格取締娼妓問題,那我想少女珀森會有不一樣的人生,而殺人犯翰森頂多只會因為違法狩獵保育動物而被罰錢而已吧,兩個人的人生都會有極大的差別。

 

  此外替大家補充一些小知識。

  一是有關犯罪率的問題,其實在都市的犯罪率比起鄉間是非常非常非常低的,原因無他,在簇擁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們反而忙到沒時間犯罪,再加上人口擁擠的都市隨時都會有目擊者和監視攝影機,也會使的犯罪破案率非常高,但是在像是阿拉斯加這種一入冬就凍得雪白的極北城市,一有兇殺案發生常常都是以失蹤作解決,而且其實真正的犯罪檔案中有泰半以上的犯罪都是認識的人,陌生人犯案比較不常發生,也有許多像是本片中的主角一樣,是主客關係或是有過交集的對象。這兩點比較不同於一般大眾思維,是很重要的喔!

  二則是有關檢察官遲遲不放搜索令的問題。這我在《破綻》(Fracture)中也有聊到過一項法律規定「一案無二判」,在《破綻》一片中犯人利用了顯而易見的破綻逼使警方與檢方大意將他起訴,而他又輕而易舉地提出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導致法官判他無罪,這樣一來不只害得法官成了恐龍法官,更使得「一案無二判」的法規讓他成為無敵之身,讓他即便警方找出新證據也無法判他有罪,之後主角雷恩葛斯林是怎麼逆轉的呢?就請各位自己去看電影吧!這項法規在台灣也有,所以各位別誤會警方和檢方的辦案模式囉!那不叫偷懶也不叫明哲保身,是謹慎。

  回到本片,電影中也有屢次檢察官不願放搜索令的狀況,那不是檢察官白目或是恐龍,而是因為放了搜索令等於要起訴,而搜索令放過一次後要再放第二次會相當艱難,假如什麼都沒找出來的話反而會成為在審判時對於犯人的有力證據,而證據實在不足不夠無法讓他一擊斃殺的狀況下,可能還會導致他就此脫身再也無法逮他入獄的疑慮,所以檢察官才會遲遲不肯簽搜索令。

 

 

 

  總結,娛樂性極度不佳,一般犯罪歷史傳記的模式也沒有什麼創新的點,不推。

 

 

 

 

 

(圖片取自IMDb、開眼電影

 

 

 

 

 

 

 

延伸閱讀

《不勞而禍 Pain & Gain》(2013)|美 

《7號房的禮物 7번방의 선물》(2013)|南韓 

《找回心方向 Beautiful Boy》(2010)|美 

《放浪青春 Spring Breakers》(2012)|美 

《國定殺戮日 The Purge》(2013)|美|法 

《盲探》(2013)|港|中 

《殺人草莓夜 ストロベリーナイト》(2013)|日 

《長頸鹿女孩 Kebun binatang》(2012)|印尼|德|港 

《破案天才伽利略:真夏方程式 真夏の方程式》(2013)|日 

《腦男 脳男》(2013)|日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