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jpg

《高堡奇人S1-S2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S1-S2》(2015 - 2016)

 

 

 

 

 

  “突然間,我們都成了低等種族。”

   “Suddenly we were less than human.”

無雷觀後感

  在幾個禮拜前第二季颯爽上架之後,我才將之前看到一半的第一季從滿是灰塵的清單中拿出來重看一次,只能說這種百分之百瞄準好幾季的影集真的得耗上不少耐心,即便成本闊氣豪邁,但藏招太多會讓人感到耐心磨耗,更何況《高堡奇人》一直維持著暗到眼睛痛的色調,把房內燈光調亮看會嚴重反光,調暗看則對眼睛有不良影響。

  回到主題。

  與小說間的差異性極大反而是影集的優勢,簡化了世界規模(尤其是加拿大和義大利這兩塊世界)讓劇情較不那麼複雜,假如影集真的和小說“複雜度”成正比,那收視率絕對會跟他們成反比,此時官方想藏招藏到三四五季都沒辦法。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1).jpg

  《高堡奇人》大概是那種,就算你積了一整季不看還是很可能會看到一半就休息很長一段時間的影集,爆點特少,劇情推進緩慢,也不夠懸疑讓人思索,以諜報情節來說第二季才算剛剛開始,甚至你還得忍受納粹的跩樣和日本帝國的假掰。但,想也知道,每一季的最後一集都會有個超級爆點等著我們。

  作為科幻影集,劇中使用的科幻情節非常的少,與《權力遊戲》的特色非常相像,反以政治角鬥為主要的架空世界劇情,《高堡奇人》是一部科幻歷史架空故事,然其科幻的成分在第一季竟只有最後一集的最後三十秒而已。

  在一個納粹與日本帝國勝利的法西斯主義世界中,美國如同正史的德國般被戰後的兩大強權一分為二,左為不平等階級且皇民化政策下的舊金山,右為種族優越理論下的屠殺滅絕政策,影集更加仔細描繪了二戰日本的霸道與野望,與小說中日本的多元和包容相比較為寫實,並強化了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白人們的優勢與精緻化的生活品質,平衡了史實中對於納粹的黑暗描寫。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2).jpg

  那麼「高堡奇人」究竟是什麼?是的,第一季根本連個邊都摸不到,只是有幾部影片在私市流傳(小說中則是名為《沈重的蚱蜢》的書中書),然而來到第二季中,雖然緩慢但卻大量地解開了影片的來歷與真相,並讓各個主要角色從彼此重疊的小情小愛,開始擴張為各持一線的重大劇情任務。也就是說只要撐過第一季的緩慢沉悶,第二季等著各位的就是開始大步前進的精彩故事,雖然還是一樣沉悶,至少劇情的情報量豐足了。

  影集簡化了小說的世界規模,卻反而營造出更復雜且更有寓言性的仿真故事,例如真實故事與架空歷史間的比較,政治角力的虛實相較,和不同人種與政權下的各種信念產生的改變,都是第二季開始後開始拓展給觀眾的醍醐味,竟也與現實歷史有著八十七分左右的雷同。不知道該支持誰,因為看似正派的人其實不過就是生存,於是為了生存時常做出極為私心並道德踰矩的行為,而看似反派的人卻又綜觀全局,在作為上屬於歷史中的大惡人,卻在劇情中成為了有堅定中心思想與原則的領袖風範,就包括是影集中的希特勒,竟形塑出納粹大老永不動搖的精神支柱,佇立在陰謀環繞內鬥暗潮的洶湧浪濤中使人欽佩的領袖風範。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3).jpg

  《高堡奇人》具備了各種“優良故事體”的特色與優點,唯一需要稍做改進的,大概就是刻意藏招的商業模式、傷害眼睛的暗沈色調和劇情緩慢前進的故弄玄虛吧。其後對於實與虛之間的抉擇、諷刺以及崇拜想像,都是影集與小說的中心概念,例如經歷核爆的日本人會選擇忍受政府的殘暴而待在架空的歷史中,但反之,也有不少日德雙方角色因接連不斷的爭鬥和迫害而選擇接受戰敗但自由和平的真實歷史,一切就端看那流通黑市遭受政府禁止的影片,會漸漸對這個架空歷史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又再看那些來歷不明的影片,漸漸解開其謎底與源頭。

 8/10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 (2015– ) on IMDb

有關影集兩三事

〉影集與小說的背景設定都是在1962年的美國,但影集中採用了大量的文化與背景考究,融合了五零年代中期美國的象徵性特色,進而產生出美國接受了異國統治後可能產生的跨文化發展。也就是說,即便故事是1962年,但在美國卻是滿滿的五零年風華。

〉劇中有一名角色用紙折了一隻獨角獸,這是致敬1982年電影《銀翼殺手》,兩部故事都是作者菲利浦迪克的小說。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4).jpg

〉在撰寫第一季季終故事時,影集發想人史帕尼茲已經獲得了亞馬遜的續訂,所以才敢寫下疑點重重的最終集。而雖然在第一季季終時他承諾會描寫更多黑人在這世界中的故事,卻在第二季中稍微碰觸到一些而已。

〉在2015年11月,《高堡奇人》正式在亞馬遜平台上架撥出,而同時紐約和好萊塢兩地也因應劇中背景而貼出了不少廣告壁紙,但紐約部分則因為當中富含太多的納粹符號而引起社會強烈反彈,因此在隔天就迅速撤下所有的廣告內容。

〉用在片頭的歌曲是名為『雪絨花 Edelweiss』的奧地利民謠,被用在音樂電影《真・善・美》之中。但這首歌的使用有更深一層的意涵,因為編寫者的理查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都是來自紐約的猶太家族,若是納粹佔領了美國東部,那這兩位仁兄則不可能寫出這首歌曲,甚至也不可能活命。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5).jpg

〉五零年代後期,美國知名刑偵影集《警網》(Dragnet)也出現在劇集中,只是被改成了「納粹版本」,以美意志帝國為背景,並奉行納粹主義極力污衊猶太、斯拉夫等“低等種族”的犯罪本性。

〉在影集中,貿易大臣田上的名字其實是原著作者的誤寫,田上的發音中有Tagami或Taue兩種,但作者卻將其寫成Tagomi。在日本亞馬遜的日語配音版本中被修正回Tagami的發音。此外,這名角色喜歡用易經來占卜,已做出下一步決策,在原著中作者也大量使用了易經來決定劇情的發展。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6).jpg

歷史重點人物介紹

〉萊茵哈德・海德里希

  雖然世界對於二戰的描繪多半著重於希特勒的歐洲大魔王形象,但事實上,在劇中有意謀反推翻希特勒的萊茵哈德,是一個連希特勒都認為鐵石心腸的男人。

  所有我們熟知的種族屠殺、驅逐等等計劃案,包括其執行手段與系統制定等等,都是出於這名為萊茵哈德的男人,於1942年的萬湖會議中,制定了傳說中的「最終解決方案」,讓德佔歐洲中的所有猶太人陷入水深火熱的地獄中。

  然而只是計畫書還不夠,就好比許多質疑歷史學家的聲浪一樣,區區一個希特勒和戰敗後的頹靡經濟,怎可能讓人類走向這般殘酷的歷史?是的,萊茵哈德,曾任警察總長、國家安全部部長的他,都負責管轄過蓋世太保、刑事警察和保安局等治安風紀重要機構,甚至影響最大的,還有曾經擔任國際刑警組織的前身——國際刑警委員會——的主席。這段期間中,看似替納粹排除異己,其實是他個人剪除出世道路上所有阻礙的大謀殺計畫,深獲希特勒信任的他出手毫無限制,又在掌控所有刑事治安組織的狀況下,無人能擋。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7).jpg

  一個掌控大半歐洲刑事治安的男人所推動的「最終解決方案」,即便德國內部有再多的維和人士,也終將被他清理殆盡,且在一戰後的德國受盡周遭鄰國的鄙視與冷漠,自然不會有人對德國內部掀起的風暴伸出援手,也成為歷史教科書中常出現的類似教訓:當你鄰居的鄰居被逮補時,你認為事不關己,當你的鄰居被逮補時,你選擇明哲保身,那麼下一個輪到你時,也不會有人為你發聲。(忘記原文與出處了,希望有人提供)

  然而在1942年,一場由英國安全協調局策劃的暗殺行動,終結了這魔王的“偉業”。英國安全協調局秘密培訓的捷克與斯洛伐克特種軍人暗殺部隊,並以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組織之名展開了「猿人作戰計畫」,耗時一週的時間成功刺殺萊茵哈德,卻也因此觸發了德國情報部門的報復行動,而將東歐的兩個村莊16歲以上男性屠殺殆盡,並將婦女與小孩送往集中營進一步“系統性宰殺”。

  在他死後希特勒雖然以政治宣傳為目的給予其最大規格的榮譽追贈,卻在私下這麼形容萊茵哈德的死:“行駛未加固的敞篷汽車或在大街上毫無防備肆意步行,此類舉動就算是路邊小偷和刺客都有機可乘,像萊茵哈德這般無可取代的重要人士,竟讓自己身陷毫無必要的險境之中,我只能說他實在愚蠢。”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8).jpg

〉皇太子明仁

  劇中被暗殺而重傷回國的皇太子明仁,正是當今的日本平成天皇,也就是二戰時期昭和天皇之子。

  明仁於1952年時滿十八歲,並被封為皇太子,正好就是原著小說〈高堡奇人〉的故事背景年代。而在時間稍往後推移的影集六零年代背景中,早在1959年結婚的皇太子與美智子理所當然已是一對佳偶,且眾所皆知的,明仁也是第一位與平民結婚的皇太子(美智子是日清公司老闆的長女),而在所有血統保衛的反對聲浪中(包括母親香淳皇后),唯一表示支持並將兩人牽往結褵之路的,正是當時的昭和天皇,也就是父親裕仁。除此之外,一直以來遵守乳母制,堅持將孩子與父母分開扶養的皇室準則,也因這對夫婦而有了破除的先例,即便美智子加入皇室後曾因壓力而有失語症狀的困擾,也在明仁接任天皇後有所改善。兩人的愛情成為日本皇室歷史中人人稱羨的佳話。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9).png

  平成天皇是日本第一位毫無實權的天皇,近日(2016年8月)正式對外發表有「生前退位」的打算,而妻子美智子與即將繼任天皇的皇太子德仁,皆已在七月時與明仁有過談論,並皆已表示理解與支持。

  明仁在學生時期主修生物,其專業領域為「魚類學」,專門研究蝦虎亞目,是國際上數一數二的魚類學家,1980年成為英國倫敦林奈協會的會員,並更在之後成為名譽會員之一,除此之外也是澳大利亞博物館研究會員、倫敦動物學會名譽會員、阿根廷自然科學研究所永久名譽會員與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名譽學員。1992年時發現新品種魚類,並以其為名稱為「明仁扁眼鰕虎魚」。1998年時,於英國倫敦獲頒皇家協會查爾斯二世獎章。2005年,再度發現新品種,被成為「明仁鸚鰕虎魚」。合計發表過32篇國際性論文研究專題,其中有三篇,是與兒子文仁(秋篠宮)共同研究著作。

The Man in the High Castle(10).jpg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