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e Girl  

《控制 Gone Girl》(2014)|美

 

    

 

 

 

 

「What are you thinking? What are you feeling? What have we done to each other? What will we do?」

       

 

  這部電影替今年的離婚率貢獻不少,肯定也害很多婚紗業者以及婚宴喜慶的業者們恨地牙癢癢吧。

 

無雷影評

  對於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的作品我們自然而然要給予更高的標準,但相對的我們也不必太過仔細去挑剔他,因為再怎樣挑剔也只是白費心思,他就是這麼的無懈可擊。

 

  完美的組合

  大衛芬奇說他找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來演是因為他有種看盡人生百態的惆悵氣質,再加上他本人的真實人生故事,所以讓他第一時間就想到小班。但我覺得他可以直接老實說,看上他純粹是因為他的下巴

  大衛芬奇前一陣子拍了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的歌曲MV「Suit & Tie」,短短不到五分鐘的短片就讓我們徹底了解到這名大導演踏入信手捻來皆龍鳳的領域已經是不可爭的事實,與其說他是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接班人,不如說他們早就齊名而論了。

  他的風格我給自由兩字做詮釋,他不刻意去控制整部片,反而是發揮他當製作人時的天分妥當地分配每一個分工角色給他所熟悉的合作夥伴,小班的下巴是其一,配樂更是重要的因素。

  有多少人詢問配樂是誰唱的?叫什麼歌名?非常之多,更有人只因為這首歌就想看這部片,因為預告片根本不能體現出全片的四分之一精彩,而說實在的光看純粹的預告片還真的吸引不了什麼大市場,因為多多少少都有人可以猜到誰是幕後主使者,甚至有人根本無所謂,單純就是不會想看。可是大衛芬奇將配樂交給了Trent Reznor/ Atticus Ross這雙人團體負責,他們在《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裡的合作可謂是大成功,而這雙人團體也如同大衛芬奇一般自由又大膽,把英國歌手艾維斯科斯泰洛(ELVIS COSTELLO)的經典情歌「She」交到了以龐克搖滾為主的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手上。

  經由翻唱後的「She」有別於艾維斯濃情與花俏的唱腔,理查的單純、滄桑卻又乾淨的腔嗓征服了許許多多的觀眾,就只需要預告片的那兩分鐘時間。

  

 

  排除小班的下巴和配樂的分工合作後,大衛芬奇的另一項聰明決策就是對劇本的零干涉。這一點與其說是大衛芬奇相信作者吉莉安弗琳(Gillian Flynn),不如說是大衛芬奇相信他自己。

  既然他選擇了這部小說為他的下一部大螢幕題材,那就代表他真的很喜歡這部小說,既然如此,劇本就算不是他寫的,只要是原作者吉莉安所寫之劇本,他也很有把握能拍出他心中的「Gone Girl」。相對的,劇本的改編由這部小說的親生母親所操刀,沒錯她是編劇菜鳥,甚至根本沒受過類似的訓練,但對於自己的故事該由怎樣的畫面呈現,我想身為母親的她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看似大衛芬奇的懶惰,卻造就了這部電影的完美分工,他沒有強力控制這部電影的每一個細節,他對於同伴與自己的自信讓這部電影以輕鬆卻又嚴謹的方式完成,也難怪一部單純是懸疑劇的小說會成為票房轟動的精采電影。

  再回頭看看前幾個禮拜的《別相信任何人》(Before I Go to Sleep),是否希望時間可能倒流?一個是小說轟動各大書局,電影卻落得普普通通;另一個則是小說難以出頭,電影大放光彩。而說實在的,這兩本原著小說其實程度不相上下。

 

  怪了?怎麼我一直在笑

  一定很奇怪,如此懸疑又驚悚的心理派恐怖竟然讓電影院中的觀眾時不時漏出笑聲。

  電影的前半段正是在解決預告片所丟出的預設問題「I didn't kill my wife.」究竟女主角跑哪去了?男主角又做了什麼?想放輕鬆的觀眾就等著真相大白然後走出電影院忘記一整天的壓力,樂在其中的觀眾則看出端倪早在一開始就猜出哪個傢伙在搞鬼。但這一群大衛魔術師集團就躲在螢幕後方沾沾自喜,好戲才剛要開始。

  真相大白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都告訴你了,但故事可還沒要結束。

  電影用了幾項懸疑劇常用的機制手法。

  一、日記。跟著女主的日記電影產生有著過去、現在以及推理未來這三種分界線,過去述說著男女主角的浪漫情史,而現在與未來則讓男主角做引人遐想的困獸之鬥。

  二、尋寶遊戲。線索一,找到一樣寶物,線索二,又找到一樣寶物,線索三,找到恐怖的寶物,線索四,你完了。照著這個節奏,每個人都期待著最後一樣線索是什麼,而又緊張害怕著會中止於什麼時候。這種心理壓力的鋪陳造就了後半段的驚悚,他可沒有突然跑出來嚇你也沒有刺耳的音效,但你真的會被嚇到ㄎㄧㄤ掉。

  三、新聞媒體。電視新聞大家都在看,所以可以藉由電視新聞同時引進被害者、兇手、旁觀者、目擊者和共犯的情緒反應,也是成就了故事可以多線發展的主因。但在本片中不單單僅於此而已,機車的八卦節目主持人運用他的舌燦蓮花引領著社會大眾的反應,究竟男主角是否殺了老婆?電影觀眾看著電視觀眾發噱,苦笑、無奈和厭惡等等的負面情緒隨之累積,就如同上一條一樣,魔術師的驚嚇鋪陳在無影無形間完成了。

  當這些東西都鋪陳完畢時,噹噹~真相大白,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但秀卻才剛剛開始,你知道這傢伙做了什麼,也知道另一個傢伙做了什麼,但接下來他們要開始做什麼?而又有誰會被他們做什麼?恐怖…我們都清楚片中角色的設定了,所以一切都變得如此恐怖,恐怖的讓你很想笑,笑的理由是你完全沒料到他竟然恐怖到這種地步。

  人家總說笑這個動作在生物學上其實是保護自己的機制,就如同野獸們展露牙齒。

  原來我們在不自覺間開始保護起自己了,明明我們是電影大螢幕前的無關人士…。

  我一直強調很恐怖是不是會害很多人不敢去看?這樣說吧,你幾乎看不到什麼血,你也別期望小班動手扁人來個蝙蝠俠前哨站,更別期望屍體會嚇到你吐出爆米花配可樂,你唯一要小心的就是,回到家別殺了你/妳的枕邊人。

 

  婚姻的問題被他們拍得跟《火線追緝令》(Se7en)一樣恐怖…,只能以完美兩字做結。

 

 

 

 

 

 

(圖片取自開眼電影網)

 

 

 

 

 

 

延伸閱讀

《正義辯護人》 - 孤獨奮戰的你別怕,夥伴隨後就到 

《逆轉王牌 Runner Runner》(2013)|美 

《私法爭鋒 Prisoners》(2013)|美 

《決勝機密 Paranoia》(2013)|美|法 

《激情 Passion》(2012)|德|法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