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ity  

 

 

 

 

 

 

 

 

  "Don't let go."

    

  直接說清楚講明白,拜託各位去看IMAX3D,否則你會後悔!QQ

Gravity Poster  

 

電影相關介紹

 

導演 Alfonso Cuarón

  終於又有機會能再讓我看見這名導演的新作品,對於他的威名,其實我在過去幾篇影評裡總是會不時提到,例如有一個常看本黑白共單元的讀者們會很熟悉的片名--《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

Alfonso Cuarón  

  艾方索柯朗生於1961年的墨西哥市,他從小的時候就夢想著當上一名導演又或者是一名太空人,沒錯,拍攝一部太空片正是他一直以來的宿願,只不過他討厭軍人生活所以也就放棄了成為太空人的夢想(太空人比軍人還嚴謹),於是換個跑道走之後,從小他的一生便全都獻給了攝影,也致力於成為一名拍出出色太空片的導演。

Alfonso Cuarón (1)  

  他在十二歲生日時拿到了人生第一台攝影機,一台夢寐以求的工具終於入手的他見到什麼東西就拍並且將他們剪成自己喜歡的片段,而將那些完成品秀給其他人看就是他最大的童年樂趣。只不過他對於興趣的追逐歷程不太順遂,一來是他的母親反對他走電影路,於是迫使他總是得瞞著母親做這些趣事,而到大學時他也半工半讀,在白天時就讀於哲學系所,一到了晚上便偷偷到大學電影研究中心。而原本在小時候沉迷於電影交不到朋友的他終於在志同道合的電影研究中心交到了不少朋友,有墨西哥知名導演Luis Estrada,以及日後和他多次合作的兩位好友Carlos Marcovich和Emmanuel Lubezki。

Alfonso Cuarón (2)  

  原本在電影學院專研的他遇見了當時的女朋友,他們產下一子後使的艾方索柯朗的人生發生變化,這時的他對自己的天分感到非常自卑並且認為自己必須負起養家的責任,於是他放棄了電影到博物館裡打工,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單親爸爸生活(並無結婚)。原本以為他會就這樣被埋沒,但墨西哥的幾名片商仍然注意到了他在電影學院時的成績而找上了他,請他拍了一部叫做《前夕》(La víspera)的微電影,這部微電影徹底挽救了他的人生,雖然出道作並沒有出色到令所有人為之一驚,但他也因此而在影界站穩腳步,開始從其他大導演的助理導演做起。

Alfonso Cuarón (3)  

  在經過八零年代的小螢幕打拼後他開始有了獨立自主的念頭,1991年艾方索柯朗和哥哥卡洛斯一同寫出一部以愛滋病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名為《Love in the Time of Hysteria》(Sólo con tu pareja),原本這部劇本是由廠商出資請別的導演拍攝,但在諸多問題衍生的狀況下遲遲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拍,於是廠商乾脆就讓寫這部劇本的作者艾方索柯朗來擔任電影的導演,沒想到這部電影的成績一片長紅,不只在多倫多影展拿下多項大獎,更讓艾方索柯朗的名聲傳到了電影天堂好萊塢。

Alfonso Cuarón (4)  

  只不過在被好萊塢片商找過去之後他也沒變的比較順遂,原本答應給他片約的廠商Sydney Pollac又再度因為許多合約問題而放棄了他原本提出的拍攝計畫,結果艾方索柯朗就這麼身無分寸的來到異地他鄉打拼,在困窘的狀況下,Sydney Pollac勉強給了他一次影集《墮落天使》(Fallen Angel)的客串導演機會,也就成為了他在美國的第一次出道。

Alfonso Cuarón 5()  

  但在那之後Sydney Pollac就再也沒有給過他片約,在美國持續外籍勞工的身分打工過日子的他實在很想拍片,也很想利用拍片來替自己賺生活費,這時候對他伸出援手的人就是華納兄弟(剛好就是本片發行商),原本華納兄弟想要他拍的是一部叫做《Addicted to Love》的愛情電影,可是在華納的公司裡度過的日子中他不小心和一部電影劇本相遇,也就是日後成為他第一部離開墨西哥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被世人看見的作品《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於是在和華納磋商過後廠商決定順他的意讓他放掉原先的愛情片而改拍這部奇幻電影,雖然票房並不怎麼能夠接受,但卻沒想到獲得了當年度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的最佳音樂、最佳製作設計和新時代電影獎以及最佳電影入圍,驚奇之旅卻還沒結束,總是習慣在隔一年頒發的奧斯卡也竟然入圍了最佳藝術裝飾設計與導演獎和最佳攝影獎

Alfonso Cuarón A Little Princess  

  那次的出色表現替他帶來了日後的片約,例如二十世紀福斯所提供改編自狄更斯的經典名著「遠大前程」的《烈愛風雲》(Great Expectaations)以及華納給予的「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3:阿茲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而艾方索柯朗的名聲也就這麼漸漸打穩,更在2006年,一部驚世劇作且是我人生最愛十大片單之一的《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推出,創新的劇本設計和一段經典的長鏡頭編排嚇壞了所有人的腸胃,他這項特質也在本片中大放光彩,一段依靠走位的長鏡頭算什麼?這次他給你浩大電腦工程和電影工業科技大革新的長鏡頭連發。

Alfonso Cuarón Children of Men  

 

演員 Sandra Bullock

  以演員戲份來說的話幾乎都以珊卓布拉克為主,所以我們不會去介紹喬治克隆尼了。而雖然我在《麻辣嬌鋒》(The Heat)中已經有稍微聊及過他,但在這裡還是做個簡單的生平介紹。

Sandra Bullock  

  珊卓布拉克生於1964年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阿靈頓,接近於華盛頓特區的近郊。他是美德混血,爸爸是美國英語老師,媽媽是德國的歌劇聲樂手。珊卓布拉克從小就被他媽媽帶著一起參加兒童合唱團的演出,長大後他到北卡州的東卡羅萊納大學就讀專攻演藝,畢業後便搬到紐約追求真正的演藝人生,你知道的,百老匯、舞台劇之類的嘛!他在紐約市井小劇場的演出替他帶來了日後電視劇和電影的片約商談,人生第一部電影1987年的《吊人樹追緝令》(Hangmen)就是一個能在海報上亮相的重要腳色,之後又是1989年的主演電影《情有獨鍾》(Who Shot Patakango?),成為少數是出道就以多部主演做起步的演藝明星。

Sandra Bullock (1)  

  而他高調的出道模式也相對讓他的演藝生涯絲毫不缺獎座綴飾,至今為止共有四座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一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功績。偏偏這一次,他大概又有極大的把握殺進奧斯卡了。

Sandra Bullock (2)  

 

 

無雷影評

  艾方索柯朗的長鏡頭功力早在《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之中就嶄露無遺,可是又有誰想到他這一次的科幻片竟然會更加肆無忌憚用了超過五個以上長過五分鐘的不剪切長鏡頭?而且不同於前者的是,《地心引力》(Gravity)是一部大量配合電腦動畫所拍攝出來的科幻太空片,這代表著,他必須配合電腦程式的編排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怎麼聽起來比較簡單?讓我解釋解釋。

Gravity (1)  

  以《人類之子》(Children of Men)為例,一個長鏡頭大概需要的編排方式就和舞台劇一樣,走位不只是演員們的部分需要顧慮,更是包括攝影機的角度、距離以及拍攝位置的確保,此外還有採光、甚至在人類之子中還有爆破、超過五十人以上的臨演跑動等等,更何況當中所用到的場景並非XZ軸的舞台類景運用,而是加入Y軸的立體空間跑動,要讓克里夫歐文在五層樓的大樓裡從外跑到內再從低跑到高還要躲彈藥、躲人群、顧及演技然後攝影機要靈活取景,光是這些就足以超越一般舞台劇的動作編排。

George Clooney   "How beautiful. The sun shining on the Ganges river."

  但有人會認為,用電腦程式就簡單多了吧?這可大錯特錯,所謂的電腦程式其實是用在以下三種東西,也是這部電影必須被介紹的電影科技新革命

George Clooney (1)  

  一是超過十二條的立體鋼絲懸吊。一般要讓演員拍出無重力狀態有兩種做法,一般鋼絲懸吊和飛機俯衝,鋼絲懸吊因為仍然受地心引力影響所以會有明顯的受力支撐點破綻,只能上下跳動以及感覺胯下有東西卡住的難受感,這點在《世界末日》(Armageddon)中可以看得非常明顯,而飛機俯衝所產生的無重力時間短暫更是耗費極大成本和時間,一個NG導演會吐血。

Sandra Bullock (3)  

  電影中用的是360度角的懸屌,讓十二根以上的鋼絲環繞著演員達到重力分散以及全方位的漂移。但這項技術會有個瑕疵,那就是該把鋼絲綁哪好?

Gravity (2)   "Dr. Stone and Matt Kowalski are the sole survivors of the SDS-157."

  二是光盒,也就是配合鋼絲所使用的採光技術。科幻片最難的就是光影效果,人很難利用繪畫作出大自然與人類互動時的光影關係,這也是台灣國片在技術上難以突破的困難,雖然好萊塢可以做到這點,但卻做不到立體懸吊系統的處理,因為在外太空的漂移是既有是規律又無規律的東西,再加上導演的多次長鏡頭處理必須將光影的變化每一分每一秒做到正確,於是整個劇組創造了一個有如客廳(甚至更大)一般的光盒,那個大盒子裡安裝了上千個LED燈,用那些燈來製造太陽光、星辰、地球與月亮的反射等等光芒,達到在演員身上所產生的打光效果。

Sandra Bullock (4)  

  而在光盒的六個面又有靈活的轉盤牽扯著立體鋼絲,做到光影與杜做的調和。

Gravity (3)  

  三是長鏡頭中一鏡到底所需要的電腦程式設計。當演員飄到怎樣的動作時光與影要怎樣明滅、鋼絲要怎要擺動等等,劇組特地找來了眾多的知名木偶師,請教他們該用怎樣的技術去完成如同漂浮中的感覺,再將他們所設計的動作感寫入電腦程式裡做矯正,並完成一套專屬於那一幕鏡的系統聚集程式,甚至包括一起綁在鋼絲上的無數個鏡頭的擺動、角度、聚焦、運鏡也都一樣,長達五分鐘甚至十分鐘的鏡頭中有非常瑣碎的電腦程式需要設計,一點小失誤都不准產生正是這部電影的困難點,而將一大串的程式設計完成後,演員們的挑戰才正要來臨,配合這些程式設計和動作,去熟悉他們並攻略他們,再配合想像力來完成演技,一部電影才真正完成一半。

Gravity (4)  

  剩下的一半,就要依靠虛擬特效的幫忙。

  虛擬特效更是大量利用NASA慷慨提供的資料作佐證製作,包括歷史性的影片與照片、太空中的資料紀錄以及太空殘骸的事件報告等等,對於這部電影NASA可說是毫無吝嗇,依照著資料製作出最真實感的畫面,而所有的一切你所看到的,包括太空衣在內,其實全都是電腦特效做出來的,當然最好的夥伴就是綠牆和綠道具啦!

Sandra Bullock (5)  

  這部電影當然就是所謂的老梗,一部在太空中發生的災難求生片,可是導演所取材的全是最新的內容,例如太空垃圾這點還真的沒有別人用來拍過電影,以及包括在太空中的漫步、動力脫離等等,還有中共最近在太空上的活躍、天宮號、神舟號等等,不只是畫面的設計考究完美,就連題材也都無一缺漏。但你以為這些娛樂性的價值就是全部了嗎?導演對於人性的刻劃反而才是劇本的精隨。

Sandra Bullock (6)  

  一個人在太空中都會想些什麼?當然就是想一些太空人會想的事情啊!可是就算是太空人也有很多種太空人,他們上了太空後說的話、想的事、處事的態度等等都因人而異,而要凸顯這些特質的技巧絕對在於腳色彼此間的互相比較,可是這部電影以珊卓布拉克為主,甚至可以說後半段就他一個人而已,所以他讓珊卓的腳色內在刻劃如何清楚就是他的實力展現所在,他的長鏡頭分鏡多此展現出驚人的描繪能力,有時候描繪的是太空的美、地球的壯麗,而又有時候是珊卓腳色的內心,對於她從放棄、害怕到求生、堅決的過程也都處理得非常出色,就算劇情是很陽春的外太空求生,味道卻和一般的陽春麵不同,極大的不相同。

Gravity (5)   "Is there somebody down there looking up, thinking about you?"

  就算以上這些我們都撇開不談,光是對於鏡頭和畫面的設計就絕對各位看IMAX3D,除了畫面以外更還有音軌的設計,外太空中絕對的靜音和突如其來的衝擊絕對需要細膩的設計,哪一個角度傳來的輕聲細語和對講機訊號都是電影中的精華,還記得《遺落戰境》(Oblivion)吧?那出色的畫面不看IMAX是絕對看不出來的感動,假如他讓你後悔過一次,那你這次絕對不能再後悔了!

George Clooney (2)  

 

  總結,大推!大概是繼《全面啟動》(Inception)後再度將電影拍攝技術推向新界線的跨時代電影!劇情、演技固然重要,但你絕對沒看過將「攝影技術」的領域馬力全開的電影!

Gravity (6)     真相大白!這才是太空衣的真面目!

 

 

 

 

 

 

(圖片取自電影官網、IMDb、開眼電影

 

 

 

 

 

 

 

 

 

延伸閱讀

《決戰終點線 Rush》(2013) |美|德|英 

《天使聖物:骸骨之城 The Mortal Instruments: City of Bones》(2013)|美|德 

《詭屋 The Cabin in the Woods》(2012)|美 

《極樂世界 Elysium》(2013)|美 

《降魔戰警 R.I.P.D.》(2013)|美 

《金鋼狼:武士之戰 The Wolverine》(2013)|美 

《地球人壞壞 Escape from Planet Earth》(2013)|美|加 

《麻辣嬌鋒 The Heat》(2013)|美 

《環太平洋 Pacific Rim》(2013)|美 

《末日之戰 World War Z》(2013)|美|馬爾他 

《地球過後 After Earth》(2013)|美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