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俺  

 

 

 

 

 

 

 

 

  「あ、俺俺、だから俺だよ」

    

  假如要用一句神奇寶貝的術語來形容這部電影的話,那就是「龜梨和也的大量發生」……,我大概需要一個禮拜緩衝一下疲勞度,否則再看到龜梨可能就要吐了。

 

電影相關介紹

 

導演 三木聰(みき さとし)

  三木聰為日本知名電影導演,同時也是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人,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系。

  他早從大學生時代就已經開始於電視節目的幕後工作累積經驗資歷,不單單只限於連續劇而已,諸如綜藝節目、電影甚至是舞台劇都有涉獵。他的特色就在於一般常人無法理解、與日常脫節的怪誕風格,不管是對話還是角色背景總是會隱藏許許多多零碎的冷笑話,不注意還好,注意到會很受不了,於是許多人都將他的作品稱為是「脫力作品」或是「鬆垮系作品」,正也因為他過度傾向於小眾的風格,而使的他的名字總是成為話題。

  1961年生,神奈川人。他的風格可以從一部日劇看窺知一二,那就是我非常喜歡的《熱海搜查官》(熱海の捜査官),由小田切讓主演,莫名的詭異氣氛和令人難以理解的腳色互動模式,配上零零碎碎的冷笑話元素充斥於劇作之中,莫名地吸引我的興趣,且推理的內容也都非常地跳脫現實,一輛公車開到一半消失不見幾年後發現車上的學生昏迷在某個公車站中?重點是他的結尾根本就沒打算告訴各位是怎麼一回事,反而用了一種好像解釋了一切可是又還是沒解釋完全的曖昧方式做了收尾。

三木聡

  推薦作品有《轉轉》(転々)、《烏龜游泳意外迅速》(亀は意外と速く泳ぐ)。

 

演員 龜梨和也

  龜梨和也是日本知名大廠傑尼斯的產物之一,最近傑尼斯漸漸走向國際化,再也放不下國際這塊肥肉,終於願意放下身段拓展海外市場,就連官網也有了「中文版」、「英文版」等等的選擇,是說真不知道他們以前究竟是在固執怎樣的,版權不想外流能夠理解,但不把自己家的產品賣到國際上又有何意義呢?也可能是因為AKB48熱翻東亞和歐美,所以他們再也無法忍受「宿敵」氣焰高漲吧?呃宿敵都是網友們自己亂分的不關我的事(不負責任發言),反正要鬥的話花一輩子也鬥不完,什麼都能對立。

  回到主題,龜梨和也1986年生,東京人。在99年時以日本非常經典的長壽日劇《三年B班金八老師》(3年B組金八先生)出道,在2001年時傑尼斯將他與其他組員赤西仁等人組成了「KAT-TUN」,妖豔(?)和壞男人風格成了他們最大的魅力,一開始以中年婦女為主攻市場,後來到了05年與赤西仁一同演出《極道鮮師2》(ごくせん2)後就連青少女們也檔不住他們的魅力進而被攻陷。

  壞學生腳色讓他們竄紅後,比起赤西仁的孤高冷峻,龜梨和也的冷豔(?)和莫名好看的五五身則較為快速侵略市場,隔年便和同樣正在紅的山下智久合演了《野豬大改造》(野ブタ。をプロデュース)並組成了衍生團體「修與彰」,還記得當年我的口頭禪就是「壕G,SHOCK!」都是山下智久害的哈哈!而《極道鮮師2》和《野豬大改造》的兩部合擊下,也啟蒙了我往後追日劇的習慣。很迷妹PATTERN?沒辦法啊,那個時候的小男生都會以模仿電視裡的帥哥來當作自己的打扮方式嘛!

  (一直以為山下智久很高…,沒想到其實是龜梨和也太…)

  之後推出了《一磅的福音》(1ポンドの福音)、《神之雫》(神の雫)、《唯愛》(たったひとつの恋)等日劇作品,中間因為赤西仁與團體間的關係而有些陷入低潮(別問我,我不清楚),但依舊持續有日劇作品在每一年登場,《完美小姐進化論》(ヤマトナデシコ七変化)、《妖怪人類貝姆》(妖怪人間ベム)過後,終於以非日劇衍生作的形式出道大螢幕。

  以上提到的都是推薦作品,就算是長壽系列作,抽出有龜梨和也的部分來看也不會影響太多,像我就是直接看《極道鮮師2》的人,絲毫沒有影響。

 

原著 星野智幸(ほしの ともゆき)

  星野智幸於1965年出生於美國,童年一小段時間於美國度過,後來在日本定居,並畢業於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文學藝術系。

  由於他的作品比較偏向文藝類而非推理或是一般日劇改編會中意的劇情類型,所以他的名字在台灣並不常見。作品數非常之多,其中以出道作並且拿下文藝獎的「最後的吐息」(最後の吐息)最為有名,本電影的改編原作「俺俺」更在前年2011年拿下了大江健三郎獎。

  星野智幸大多以藝術類文學為主要領域,其中不乏像是本片一樣超脫現實的幻想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叢書之中有以「無間道」為名的系列作,但那和港影的《無間道》系列並沒有關係喔!不過我兩邊都沒看過,所以也沒辦法確切說出是否真的毫無關連啦,說不定看過後就會發現其實誰抄襲誰之類?我說說得大家別當真。

  

 

無雷影評

  看完電影的人大概除了龜粉以外都覺得很亂七八糟吧?其實當星野智幸的作品交到三木聰手裡時就必須要有警戒心了,因為兩人的作品都有些許部分脫離現實的飄渺感,而導演三木聰本人更是莫名的崇尚虛無性的風格,像電影中就有一個長得很像大碗公的建築物一直出現,其實那是一個位於千葉縣的某個水塔,並沒有特殊意義,當初勘景時導演三木聰覺得他的虛無性很強烈所以就挑了那個地方而已。

 (加瀨亮徹底沒形象)

  被稱為絕對不可能真人電影化的小說絕對有其原因,因為要讓一人分飾兩角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如果要讓演員一人分飾33角?而且還要同時出現在一幕中並且大亂鬥?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電影科技的日益更新,幾乎什麼都可能的現況之下,沒想到這部電影也就如此「咻咻」的被拍了出來。但因為電影中大量出現某人的臉孔,所以絕對不能夠選一個看很久會令人生惡的面相,既然如此極負盛名的「傑尼斯」型男製造商當然就是最佳的合作夥伴啦!

 (姊姊要來吃掉你囉~~)

  

  故事的靈感就是來自日本很盛行的「俺俺詐欺」。所謂的俺俺詐欺就是假裝家中某人的聲音對老人家進行詐財的詐欺模式,因為日本人總是有打電話給熟人的時候說「我啦我啦」的習慣,所以在日本就特別流行,但是在別國就很少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像是在台灣打過去之後都會先問你在幹嗎?不然就是喂XX喔是我啦!通常看講話的習慣就能夠馬上知道那個人是不是認識的,就算號碼顯示是他也會有所戒心。偏偏日本人很有「建前」(たてまえ)的觀念,也就是口是心非,對他們來說口是心非不是壞事,而是一種要察言觀色的技巧,懂的察言觀色的人才是符合禮儀的社會人士,於是在缺乏禮貌性問對方是誰之前,就必須事先推敲出對方是誰,理所當然就很容易被利用這類「先入為主」的觀念而進行欺騙,尤其是在很少回家或是很少打電話聯絡父母親的人身上。

 

  但電影實在非常虛無飄渺,並沒有一個真正的因果關係,且台灣的電影和觀影人胃口都深受美國好萊塢影響,總是會有「找出問題並解決」的觀影習慣,不管是愛情片也好科幻片也好恐怖片也好,都一定要符合這個公式才行,於是莫名發生的詭異狀況和依舊沒有解釋清楚的收尾就很難被台灣觀眾所接受,說穿了,也大概只有歐洲國家可以接受吧我想。

  即便如此身為影評人的我還是得好好分析一下本片重點,讓還沒看和看過的人稍微了解一下大概在講些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龜梨和也出現在片中,這種類科幻片的懸疑劇情究竟該如何吸收才好,以下聽我說來。

  首先,以一句話作註解:「該不該還錢?」更白話一點說就是罪惡感啦!不過就是主角在跟自己進行爭辯,究竟該不該把成功詐騙到手的錢還回去而已,這過程中發生的大事情和人命攸關的狀況一點也不重要,只是一種以小說形式表現出來的自我衝突。

  以三點作討論。

  一、自我的人格衝突:

  在廣告或是動畫中總是會看見主角在天人抉擇時就會有天使的自己跟惡魔的自己出現在肩膀上,例如女生喝醉酒衣衫不整躺在床上,到底該先上車後補票還是維持君子風範,就是天使與惡魔的對決。但事實上人的個性沒那麼簡單,不可能像是少年漫畫一樣二元論以好人與壞人概括一切,所以「我」的分類也不應該只有一個。有維持大學時期天真爛漫樂觀的「我」、有當了公務員個性嚴謹成熟的「我」、想一個人宅在家什麼也不管的「我」等等,這些人在面對一個議題時都會提出不一樣的意見,而理所當然的,即便彼此都了解「我」,但也會有互相衝突的「我」,也就是所謂心中住著討厭的自己的意思。若假如他們都是存在於這世界上的個體,即便都是「我」,也會互相殘殺。

 

  二、自我中心的理想烏托邦:

  是否有過假如女朋友能夠了解自己的話該有多好的想法?又是否有過在跟朋友吵架時希望他站在自己立場的想法?假如這世界上的人都是自己,那是否每個人都會了解自己,於是自己不必多說什麼就能夠得到想要的,也能夠讓事情照著自己的想法去走,不需耗費解釋的力氣就能夠心電感應,如此一來助力便會倍增,行事便會極為順利。可是就如同上一點所說,即便都是自己,也會有自我矛盾的時候。

  而相對的,這也反映出年輕人的語文表達能力退化的狀況,當脫離鍵盤時就無法順利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拿起筆時卻一個字也寫出來得窘境,作文課等同於國文課的小考時間、數學證明題都是魔王的陷阱不知道是用什麼死背公式之前一律都先跳過、申論題是過濾大學生和研究生差別的分水嶺等等,都是現代年輕人越來越多的問題,也有人在遇到意見相左的狀況時無法順利解決,惰於表達及解釋自己的意思,漸漸以大吼、逃避、責備的方式去處理人際關係,就像電影中自己要消除自己一樣,變得什麼也無法面對什麼都無法解決的狀況。

  還記得一位信耶穌的大學同學在我們第一次的辯論時說過的話,他說:「當你說話越來越大聲時代表我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變遠了。」然後他就離開宿舍要我冷靜一點後再談,還記得當時我們辯論的是蓮霧加不加醬油哪個好吃吧?我整個醍醐灌頂有種達摩悟道的感覺,全身被電流竄過,才發覺我不知不覺間在兩人的談話過程音量變大,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人格投射與期望:

  曾經魏徵讓唐太宗了解到借鏡的至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另外在心理學中,對於人的成長「社會化」也有多位心理學家提出意見,其中拉岡也提出過「鏡子理論」(The Mirror Stage),說明兒童的成長有分成三的階段,而第一階段正是所謂的「鏡像階段」,他將人的內在分成「自我」與「本我」,自我是自己在心中的自畫像,而本我則是鏡子中的投射。人的成長都有一張自畫像,希望自己成為怎麼樣的人,並且長大、養成習慣、然後成形;可是當他們照到鏡子時,會發現鏡中的投射有些許不一樣的細節,於是他們會根據鏡子的投射予以調整,朝著心中的自畫像「自我」前進漸漸形成了後來的「本我」,而那個鏡子,指的就是旁人對於自己的描述與映像以及自己對於旁人的投射。

  例如自己認為自己是個安靜的人,但朋友卻說自己是個冷漠的人,於是你認知到冷漠與安靜的不同,便會朝著不冷漠但是安靜的方向成長前進,得出了文靜這個結果。而另一種形式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模式,見賢思齊見惡思改,將自己投射到想成為的目標身上,就像我學生時代看日劇打扮自己一樣,而盡量不去作討厭的人常做的事情,例如班上最髒的同學喜歡挖鼻孔自己就學會別挖鼻孔才不會跟他一樣。

  套回電影之中,「我」在電影中的增殖就是代表著主角進入人生最為徬徨的階段,因為成功的「俺俺詐欺」讓他陷入天人交戰之中,他開始思考自己是怎樣的一種人,也開始思考著自己究竟想成為何種人而自己又絕對不想成為誰,但在他漸漸無法弄清自己的想法時,他開始發現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他,他有可能是缺乏夢想毫無生氣的陰沉上班族,就如同他在速食店看見的討厭的那種,他自己則希望還保有大學時期的熱情與天真,就如同他找來的第三個「我」一樣,他思考若是放著夢想不去實踐繼續待在打工處往上升職的話,是否自己也會變成像憤世嫉俗的上司一樣。

  所以「我」持續增殖,而他本能地會有討厭和喜歡的「我」,於是「我」之間就引起了分裂與爭執,進而擴大成為消除行動互相殘殺,通過彼此的殘殺後,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真正的自己,或者該說,那是當下最為清晰的自己。假如在那場消除行動中「主角」視點的自己死了被消除了,那就代表他被說服了詐騙得來的錢可用,那他就會成為自己心中討厭的那種小人,假如沒有,那就代表他依舊是原有的自己,並且更堅定清楚自己的未來和方向。

 

  總結,以上就是這部電影想講的,比較偏向心理學的黑色幽默電影,很不大眾也很沒有娛樂價值,但很推薦龜粉們去看,因為大量發生要趕快去捕捉啊!寶貝球記得買多點啊!

 (俺山)

 

   備註:片中還埋藏了許多小技巧,例如女生會排斥男孩幼稚輕浮的一面,所以即便一樣都是自己但是在女生眼裡他們不會和喜歡的男生畫上等號,就算看見了也會當作是他人;還有像是最後的收尾看似漂亮的逆轉劇,其實就是代表著主角在前作了最後的覺悟等等。多看幾次並加入想像力便能了解導演安排的各種分鏡意義了。

 

 

 

 

 

  放上主題曲。

  KAT-TUN - Face to Face

  你問我怎麼找到的?嘿嘿!這就要感謝阿拉伯文的偉大了。中東國家的視頻他老兄總該封不到了吧,連要檢索出來都有問題啊哇哈哈!

 

  8/26

  太厲害了…才一天時間就被抓包,找到新視頻再更新!

 

  好啦好啦,滿足你們!小女孩爽夠了就快去睡!

 

 

 

 

 

 

 

 

(圖片取自電影官網、開眼電影)

 

 

 

 

 

 

 

 

 

延伸閱讀

《銀魂完結篇:永遠的萬事屋 劇場版銀魂完結篇:万事屋よ!永遠なれ》(2013)|日 

《特攻聯盟2 Kick-Ass 2》(2013)|美|英 

《推理要在晚餐後 謎解きはディナーのあとで》(2013)|日 

《第七日的奇蹟 ひまわりと子犬の7日間》(2012)|日 

《總舖師》(2013)|台 

《幸福特快車 僕達急行 A列車で行こう》(2011)|日 

《偉大的隱藏者 은밀하게 위대하게》(2013)|南韓 

《殺人草莓夜 ストロベリーナイト》(2013)|日 

《殭屍廣播放送時 Pontypool》(2008)|加拿大 

《長頸鹿女孩 Kebun binatang》(2012)|印尼|德|港 

《冠軍老爹 World's Greatest Dad》(2009)|美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