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我在昨天大肆酸了《悲慘世界》一翻,今天當然要以身作則推出我一個模範標準讓大家瞧瞧。趁著今天二月二十一是石內卜Alan Rickman生日,就寫篇《瘋狂理髮師》的文章。

 

  這部電影要從源頭開始說起。

  起先,是來自十八世紀的民間傳說,此民間傳說會如此有名正是因為它被刊登在雜誌上一篇名為「The String Of Pearls: A Romance」的故事,故事裡一名叫做Sweeney Todd的理髮師會在幫客人刮鬍子的時候割破他的咽喉,並讓共犯糕餅店寡婦老闆娘做成美味的肉派,雖然在傳言裡他犯下近一百六十宗的謀殺案,但傳言始終為傳言,畢竟如果他這麼恐怖還有誰敢去給他刮鬍子,然後讓他爽爽殺砍到一百六十條咽喉?接著這則故事被接連改編成舞台劇,然後啟發不少大大小小相關的作品,在1939年英國拍出第一版本的電影,接著在1979年才出現第一次的百老匯音樂劇版本。

  

  導演是Tim Burton,全片風格非常明顯,有點陰暗恐怖卻又有點可愛的構圖正式提姆波頓的最愛,就連娶的老婆Helena Bonham Carter也非常有這樣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他會這麼中意Johnny Depp的原因。

  這是提姆波頓和強尼戴普合作的第六部片子,另外幾部《剪刀手愛德華》、《巧克力冒險工廠》還有《魔鏡夢遊》都可以看出其風格的凸顯。而在這部百老匯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裏頭,可以看見提姆波頓不受他作限制的創作自由,當然他會挑這部作品也是有其原因,但至少這一部不會只是公認驚悚、黑色、血腥的《瘋狂理髮師》電影版,而是一部提姆波頓的電影版《瘋狂理髮師》。可以看出他跟《悲慘世界》的差別了嗎?無論構圖、色調、演員、分場都是提姆波頓的識別認證,這就是這部作品的電影版價值,這就是演員卡司裡挑上了強尼戴普、他自己老婆和長得很像土撥鼠的Timothy Spall的價值和意義,這就是他拍電影版不用音樂劇班底而選擇他熟悉的幾名演員的原因,這些東西在《悲慘世界》上看不到。

  題外話是,很愛裝中東人的Sacha Baron Cohen在這部片裡也有出現,可顯示出我將兩者拿來比較的意圖。

 

  在進入本片之前先來聊聊今天壽星Alan Rickma。他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哈利波特》系列裡石內卜身分,但配角型大叔的命運就是這樣,即便是在片中挑起大樑也不太容易被特別指認出來,像我在看《終極警探》第一集時完全沒意識到那個留著無鬍子的外國恐怖份子就是他啊……。另外他還有出現在《香水》裡頭,其他比較值得一提的作品還有《驚爆銀河系》、《戀戀酒鄉》、《諾貝爾獎得主的兒子》等等。

 

  

 

  一部評價高的電影很簡單,就算觀賞者不知道以上這些資訊還是會拍手叫好的電影就是好電影。我第一次看這部片是是大一的時候,當時的我懵懂無知就連強尼戴普是啥鬼都毫無關心,只知道是個演娘娘腔海盜的屌貨,就連提姆波頓便是那很恐怖卻又很可愛的卡通風格創始人也都不清楚,但我看完的第一個反應是讚嘆,尤其是最後收尾的部分,一氣呵成簡潔有力。

  劇情上大概早已廣為人知,沒有什麼好暴雷不暴雷的,但以公德心起見我還是躲雷。

  而既然我將它拿來和《悲慘世界》做比較,部訪就拿一樣的三圍尺寸來量量。

  第一點,分鏡的部分。這點其實《瘋狂理髮師》居於劣勢,卻不居於下風,什麼意思?居於劣勢是指電影業界這五、六年的科技躍進,肯定是《悲慘世界》站在上風,可別小看這五年,看《終極警探》第一集和第二集之間只相差不到五年,便有這麼大的進步。在《悲慘世界》裡我最酸的莫過於分鏡受音樂劇形式限制太多,以及演員發揮空間太少被強迫成為一名音樂劇歌手這點,但在《瘋狂理髮師》裏頭,強尼戴普可一點也不委屈,他一樣在演戲,而且唱功奇佳流於自然的一面,絲毫沒有硬撐的跡象,電影的詞曲更是讓音樂劇的編曲人Stephen Joshua Sondheim操刀,替電影量身訂做最適合的風格與格調,搭配知名編劇人John Logan和Hugh Wheeler兩人的分場劇本,一部片順暢無比就是一部好電影。順帶一提,John Logan的寫作作品有《末代武士》、《神鬼戰士》、《飆風雷哥》、《神鬼玩家》,Hugh Wheeler 得主棲息地在電視劇領域,也是好幾部連續劇的生父。

 

  第二點,唱功部分就如我上一點所說,在史蒂芬桑德海姆的編曲作詞下,演員們很順暢地融入電影的「歌」、「戲」兩部分,尤其是強尼戴普,他低沉有力的聲線好幾次都讓我起雞皮疙瘩。不過在唱功部分Alan Rickman就沒有表現的那麼好了。另外Jamie Campbell Bower實在是帥,唱功也了得,「Johanna」一首深得我心,雖然在《暮光之城》系列裡只是在背景裡晃來晃去的配角,但我衷心推薦《莎士比亞的祕密》,是我很喜歡的電影,也是我注意到他的契機。

 

  第三點,額外的創意,這一點根本不需要多說,提姆波頓的風格那麼突兀地在電影中出現,他的創意在電影裡也是無所不在。至於《悲慘世界》的湯姆哈伯,我已經懶得酸了。

 

  

 

  我會再寫一篇音樂劇改編電影的文章的目的在於想讓讀者了解,我並不是因為討厭看音樂劇所以才酸《悲慘世界》,而是真的有些弊點我才會拿出來說,相對的也不要忽略我對於《悲慘世界》一片的稱讚,演員的表現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也是事實、畫面感也十足,只是有很多不足夠的地方是我認為應該從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被提拉出來討論的。

 

  以上。

 

  很想分享「Johanna」一首歌,但官方並沒有釋出音源,各為自己去找囉。

 

 

 

arrow
arrow

    壕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